缝合线与熔合线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办法

缝合线(weld lines)的形成是因为不同方向移动的熔胶之汇流。熔合线(meld lines)是两股平行流动的熔胶波前之间的接合线。注塑件有靠破孔、镶埋件、多重浇口或因肉厚变化而产生竞流效应时,都会造成缝合线熔合线。假如无法避免在塑件造成缝合线/熔合线,应该调整浇口的位置和尺寸,使缝合线或熔合线发生在低应力或不明显的区域。

  传统上以两股熔胶的汇流角度来区分缝合线和熔合线,汇流角度小于135°时产生的是缝合线,大于135°时产生熔合线。可以注意到的是汇角度在120°~150°时,缝合线的表面痕迹将会消失。

缝合线与熔合线
   一般认为缝合线的品质比熔合线差,因为在缝合线形成后,较少分子跨越缝合线相互融合。提高缝合线和熔合线区域的温度和压力可以改善其强度。考量塑料强度与外观时,一般都不容许产生缝合线,添加加纤维的强化PC PC/ABS塑料更是如此,因为纤维通常平行于缝合线配合;而无法跨越缝合线。

  缝合线的强度决定于两股熔胶波前相互交织的能力,缝合线区域的强度可能是无缝合线区域的10~90%,因为范围宽广,能够促成较佳缝合线品质的成形条件应值得检验,包括:
1、高射出压力和高射出速度。
2、高熔胶温度与高模壁温度。
3、在接近浇口处产生缝合线。
4、两股汇流的熔胶波前的温度差必须小于10℃。
添加纤维的强化塑料之熔胶波前

假如缝合线在充填完全以前形成,而且立即进行保压,结果的缝合线较不明显,而且强度较强。对于复杂几何形状的塑件,流动分析模拟可以针对模具的设计变更加以预测缝合线/熔合线的位置,并且监控各股熔浇波前之温度差。

改善塑件缝合线/熔合线的方法说明如下:

1、变更塑件设计:增加注塑产品壁厚,以帮助压力的传送,并且保持较高的熔胶压力。调整浇口位置与尺寸,或减小塑件的厚度比
2、变更模具设计:加大浇口与流道的尺寸。将排气孔设在缝合线/熔合线,以消除包风,避免塑件的强度减弱。改变浇口设计以去除缝合线/熔合线,或者在接近浇口处形成承高压与高保压压力的缝合线/熔合线。改良流道系统以获得较佳强度的缝合线
3、调整成形条件:假如塑件在缝合线处有破裂的倾向,可以在塑料过热的范围以内,适度提高熔胶温度、模具温度、射出速度、或射出压力。熔胶温度太低造成熔胶波前无法交互编织在一起。然而熔胶温度太高也可能造成树脂裂解,仍无法产生好的编织面。射出压力太低而无法逼迫熔胶在熔合线结合。
4、小心准备PC料PC/ABS塑料:提高熔胶流动性有助于减小缝合线,所以在塑件功能许可范围内,可以考虑改用高流动指数(MI)的PC  PC/ABS料来进行调整。

技术交流 材料采购 电话: 段生 13189763216





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