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PU粉,液氮磨加工
TPU 粉末(热塑性聚氨酯粉末)是 TPU 树脂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粉末状产品,兼具 TPU 高分子材料的优良性能与粉末形态的加工便利性,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。以下从核心性能、分类、选型要点及常见问题等方面补充说明:
一、核心性能参数(影响应用场景)
粒度:
常见范围为 20~300 目(对应粒径约 75~850μm),粒度越细(如 100~300 目)流动性越好,适合高精度喷涂、3D 打印;粗粉(20~80 目)成本低,适合厚涂层或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景。
硬度:
邵氏硬度范围广(邵氏 A 60~ 邵氏 D 80),低硬度(A60~A90)粉末弹性好、柔软,适合柔性涂层(如运动鞋面);高硬度(D50~D80)耐磨、刚性强,用于机械零件涂装。
熔融指数(MI):
反映粉末熔融后的流动性,高 MI 粉末适合薄涂层、复杂件覆盖;低 MI 粉末适合厚涂层、抗流挂需求。
耐环境性:
耐油、耐水解(聚酯型 TPU 粉较差,聚醚型更优)、耐高低温(-40~120℃),可根据使用环境选择原料类型(聚酯 / 聚醚)。
二、主要分类(按原料或用途)
按原料类型:
聚酯型 TPU 粉:耐油、机械强度高,但耐水解性较差,适合干燥环境(如汽车内饰涂层)。
聚醚型 TPU 粉:耐水解、耐低温性优,适合潮湿或户外环境(如防水卷材、医用敷料)。
按用途:
涂料级 TPU 粉:粒度均匀(80~200 目)、熔融流动性好,用于金属 / 塑料表面涂装。
3D 打印级 TPU 粉:球形度高、粒径分布窄(50~150μm),适合 SLS(选择性激光烧结)工艺,打印件弹性好。
改性级 TPU 粉:用于塑料 / 橡胶改性,提升基材的抗冲击性或柔韧性。
三、选型与使用注意事项
选型依据:
用途:涂层厚度→粒度;环境湿度→原料类型(聚酯 / 聚醚);硬度需求→邵氏硬度指标。
加工工艺:喷涂需低团聚、高流动性;模压需适中熔融指数,避免过度流挂。
储存与处理:
需密封防潮(TPU 粉末易吸潮,吸潮后加工易产生气泡),储存于干燥通风环境(湿度≤50%)。
使用前建议干燥(40~60℃真空干燥 2~4 小时),尤其高湿度地区。
加工兼容性:
可与环氧树脂、丙烯酸树脂等复配,改善涂层性能;但需注意熔融温度匹配(TPU 熔融温度通常 160~220℃),避免高温降解。
四、与其他粉末材料的区别
对比 PVC 粉:TPU 粉无增塑剂迁移风险,更环保,弹性和耐磨性更优,但成本较高。
对比 PE 粉:TPU 粉弹性、耐油性远超 PE,适合对柔韧性有要求的场景(如密封件涂层)。
总结
TPU 粉末的核心优势在于 “性能可定制 + 加工灵活”,通过调整粒度、硬度、原料类型,可适配从精密 3D 打印到重型机械涂层的多样化需求,是近年来弹性粉末材料中的重要品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