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料制品退火处理的目的是消除内应力。比如在制品薄厚的交接部位,厚的部位降温慢、薄的部位降温快些,则连接处发生不均匀收缩,结果就导致应力集中现象。在有金属镶件的四周,这种现象更明显。如为一味追求工效和产量而不进行退火处理,刚出模的时候表面上无异常,过段时间,也许是几天,也许是半年或更长,在外因作用下(温度,压力,极性溶液等),应力集中部位会产生裂纹,甚至开裂或者变形。故有此一说。
退火方法:一般是把制品浸在热油或热水中,也可在热风循环中,按塑料品种的不同,调节退火温度,一般用低于制品热变形温度10-20度,过高温度中制品要变形,但不能温度过低,过低温度退火,不能达到退火效果。
用退火热处理法来消除内应力,减少裂纹的形成实质上是将成形品加热(推活温度一般是设定在玻璃化温度附近)保持一定时间,然后再让其缓慢地自然冷却,使有开裂倾向处的大分子能自由活动、回复原来状态。
另外,退火动作必须在脱模后立即进行.
几种常用塑料的退火条件见下表:
塑 料 处理介质 温度(度) 制品厚度mm 处理时间(分钟)
尼龙 油 100 12 15
ABS 80 16-20
PC 空气或油 120 1 30-40
PE 水 60 >6 60
PP 空气 100 <6 15-30
PS 空气或水 60-70 <6 30-60
PSU 空气或水 160 <6 60-180
模具和注塑条件对残余应力有着直接的影响,加工时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,详见下表:
序号 条件 增大应力 减小应力